跳转至

Chapter1 绪论

\[ 绪论 \begin{cases} 数据结构(三要素) \begin{cases} 逻辑结构\begin{cases}线性结构\\非线性结构\end{cases}\\存储结构\\数据的运算 \end{cases}\\ 五个特征 \begin{cases} 算法定义\\五个特性\\效率的度量\begin{cases}时间复杂度\\空间复杂度\end{cases} \end{cases}\\ \end{cases}\\ \]

1.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

1.1.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

  • 数据:在计算机科学中,数据是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,是用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,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、字母、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。

  • 数据元素:数据的基本单位,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。一个数据元素由若干数据项组成,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最小的不可分割单位。

    //例如,该“学生”数据元素。由学号,名字,性别数据项组成
    typedef struct{
        uint8_t[20] number;
        uint8_t[20] name;
        uint8_t[10] gender;
    }student
    
  • 数据结构:数据元素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,这种数据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结构。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是密不可分的,一个算法的设计取决于选定的逻辑结构,而算法的实现依赖于采用的存储结构

1.1.2 数据结构三要素

Note

数据结构三要素:逻辑结构,存储结构,数据的运算。

逻辑结构:指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。

存储结构:指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映像。

  • 数据的逻辑结构:逻辑结构与存储无关,独立于计算机。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。

    alt text

  • 数据的存储结构:指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(映像),也称物理结构。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、链式存储、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。

    1.顺序存储: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存储单元中,元素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。 ——(优点是可以随机存取,且每个元素占用最小的存储空间;缺点是只能用一整块存储单元来存储,容易产生存储碎片)

    2.链式存储: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,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。 ——(优点是不会产生碎片现象,能充分利用所有的存储单元;缺点是每个元素因为存储指针而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,且只能按顺序存取)

    3.索引存储:在存储元素信息的同时,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。索引表中的每项称为索引项。索引项的的一般形式是(关键字,地址)。 ——(优点是检索速度快;缺点是附加的索引表额外占用存储空间【空间换时间】,另外,增加和删除数据时也要修改索引表,会花费较多时间)

    4.散列存储: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。又称哈希Hash存储。——(优点是检索,增加和删除结点的操作都很快;缺点是若散列函数不好,则可能出现元素存储单元的冲突,而解决冲突会增加时间和空间的开销)

1.2 算法和算法评价

1.2.1 算法基本概念

  • 算法五个特性:输入,输出,有穷性,确定性,可行性

  • 好算法应具备:正确性,可读性,健壮性,高效性与低存储。

1.2.2 算法效率的度量

  • 时间复杂度

  • 空间复杂度

    算法原地工作是指算法所需的辅助空间为常量,即O(1)